一 、學校歷史沿革
楚雄師范學院地處滇中盆地,座落在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市鹿城風景秀美的雁塔山。從開辦師專班到楚雄師范學院成立至今,已有三十年的辦學歷史,培養了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畢業生一萬多名。三十年來,經歷了四個發展時期,即:楚雄師范學校師專部時期、楚雄師范??茖W校時期、楚雄師范高等??茖W校時期、楚雄師范學院時期。
1、楚雄師范學校師專部時期(1978年3月—1983年11月)
1976年10月,黨中央一舉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內亂。在中共楚雄州委的領導下,通過“揭、批、查”斗爭,端正了黨的思想路線,撤消了學?!案镂瘯苯ㄖ?,恢復了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1976年底,楚雄州革委向云南省革委報告,要求開辦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師范??茖W校。因當時條件還不具備,未能批準辦校。1978年,隨著全黨工作重點的轉移和國民經濟的好轉,師范教育出現了大好形勢。根據中央和省委關于師范教育改革發展的指示精神,楚雄州革委再次向云南省革委報告,要求開辦楚雄師范??茖W校,1978年3月經省革委批準,同意在楚雄師范學校開辦師專班,納入楚雄師范學校建制。教學管理體制為楚雄師范學?!皫煂2俊苯ㄖ?。各學科設立教研組。
1978年3月,在楚雄師范學校正式開辦師專班。首屆招收數學、英語兩個??瓢?,1977年冬恢復高考制度,共招收參加77年冬季全國統一高考上線新生99人,學制二年,于1978年5月15日正式上課,教師由中師教師擔任。同年9月,增招物理專業一個班49人。1979年9月在原三個專業的基礎上,又增招中文、化學兩個專業,面向滇西招生。當年招收新生130名。至此,共有五個專業,學制為兩年,在校學生達383人。師專部時期自1978年3月開辦??瓢嘀?span lang="EN-US">1982年共招生六屆,學生總數達750人。其中本州招生673人,在昆明、大理、麗江、迪慶、臨滄等五地州招生77人。從1982年開始,每年招生比例由省教育廳統一安排,百分之七十在本州招生本州分配,百分之三十在臨滄、麗江、迪慶、怒江四個地州招生,畢業后回各地州分配,
從開辦楚雄師專班到正式定名楚雄師范??茖W校,師專部共有專業教師39人,其中數學專業教師10人,語文專業教師8人,英語專業教師7人,化學專業教師6人,物理專業教師2人,公共課教師6人。教師隊伍中50%的教師是五十年代大學本科畢業或肄業,20%是六十年代大學本科畢業生,30%是七七年、七八年畢業的本科或??飘厴I生。這一階段的學校,辦學條件相對較差、設備不足,教師人數較少,但都是有一定的教學業務能力,工作認真負責,治學態度嚴謹,都能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規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進行教學,保證了教學質量的穩定提高。
2、楚雄師范??茖W校時期(1983年11月—1992年7月)
1983年11月18日經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函[1983]140號”文批準?!皩⒊蹘煂0喔慕槌蹘煼秾?茖W校。其發展規模為九百人,教師進修二百人除外。面向全省招生人數不低于四百五十人。設英語、數學、化學、中文、物理五個專業。學校實行由省和地(州)雙重領導,以地(州)為主的管理體制。每年的招生計劃、正常經費由省下達。校舍基建投資,原則上由地(州)從機動財力中安排,省從教育基建費中補助一部分,學校所需征用土地、編制等問題請地(州)按有關規定辦理”。
1984年,楚雄師專和楚雄師范兩所學校進行校產劃分。同年元月17日,召開了師專、師范分校座談會,通過討論協商,達成了兩校分校協議,取得了一致的意見。
自1978年開辦師專班以來,至1990年學校共招生13屆,招收師專生2380余人,為全省13個地、州(市)37個縣培養基礎教育師資1533人。其中楚雄州屬學生1000余人,除各專業注重招收少數民族生外,還在中文系、化學系、物理系增招三個民族班,培養少數民族學生124名。1988年在校學生已達到766人,有彝、苗、白、傣、回、藏、納西、佤族等十多種民族的學生就讀,民族學生占在校學生總數的16%。至1990年止,累計招生13屆,招收新生2350人,畢業10屆,累計畢業1474人。
楚雄師范??茖W校開辦以來,除完成全日制??妻k學任務以外,還承擔著全州初中教師的培訓提高任務,學校成立了培訓處,負責培訓在職初中教師和學校行政干部。從1979年開展工作以來,前后開辦了語文、英語、化學、體育、物理、數學、教育行政干部進修班,辦訓練班9個班,共330人次。1983年至1986年,學校承擔了云南師范大學中文、西南師大政教兩個專業的函授教學的面授、考務任務。承擔省電大政教、英語兩個專業的教學和管理工作。自1987年2月起,學校接受對在職的不合格學歷的初中教師進修培訓任務。至1988年止,共辦了四期6個學科的培訓班。1988年又開辦電視師專、招收中文、數學、英語三個專業的學生180人??傆嬌鲜雠嘤栐诼毘踔薪處?span lang="EN-US">966人,25個學科的學習班。
1988年9月,建立中國電視師范學院楚雄師專分部,主要任務是培訓提高州內在職初中教師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辦學形式是以業余自學為主并接受中央電視專業課程講授輔導,在職學習三年。1989年8月,經州政府同意,云南省廣播電視大學楚雄分校劃歸楚雄師專管理,楚雄電大分校的牌子建制不變。至此,學校由全日制師專、電視師院分部、電視大學楚雄分校等三個部分組成,由學校黨委、行政統一領導。全校共設6個系,即中文系、數學系、英語系、物理系、化學系、地理系。4個教研室,即教育心理教研室、體育教研室、馬列主義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
1988年至1989年,全校有教學班24個班,6個輔修班(英語、體育、美術、音樂),在校學生達到956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156人,占學生總數的16%。
學校提出教學定科研,以科研促教學,于1986年創辦了《楚雄師專學報》,至1990年刊登校內教師論文近700多篇。制定了《楚雄師范??茖W??蒲谐晒剟钷k法》,《楚雄師范??茖W校關于對青年教職工進行科研活動給予獎勵的實施辦法》,《楚雄師??蒲泄ぷ鞴芾碓囆修k法》,學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蒲泄ぷ魅〉昧丝上渤晒?,截止1993年,在校外獲科研成果獎5項,校內科研論文獎 23篇,并收集校內優秀論文編輯出版,已出《楚雄師專學術論文選》第一集。1990年以來,學校提倡在畢業班學生中撰寫論文、前后已有133人的論文在校內評選中獲獎,有13人在全省高校學生論文評比中獲獎,2名教師在全省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中獲獎。
楚雄師范??茖W校從1978年至1992年,校園面積達到162畝,校舍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擴建和新建了包括游泳池在內的體育設施,配套完成校園建設,綠化美化校園環境?;咀龅搅藢W校建筑特色化,校園環境園林化,成為楚雄市區一個風景點。這一期間各種教學實驗設備增加到2500多臺件,總值(原值)超過350萬元。圖書館藏書達到22萬冊。建成物理、化學、地理、生物、計算機、電教語言、音像、心理學等20多個實驗室。各門實驗學科實驗開出率達100%,學校印刷廠于1990年開始采用激光照排膠版印刷,取消了文印室,結束了油印教學資料的歷史。1990年,學校物理系力學實驗室被評為全省高校實驗室先進集體;膳食科被評為全省高校后勤先進集體。張毓吉、李承先、韋紹翔、馬曠源等四位分別被評為全國高校先進(優秀)教育工作者。1991年11月,《師專學報》獲省級優秀報刊獎及地方史研室優秀欄目獎。副主編馬曠源獲優秀編輯獎。學校印刷廠在全省首屆高校印刷協會書刊印裝質量評比會上,學校參評的《姚安縣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匯編》一書獲優秀獎?!冻蹘煂?蒲谐晒夸泤R編》一書獲省級書刊印裝和彩圖印刷一等獎。并在統計報表評比會上獲統計工作先進單位獎。1992學年和1993學年,學校連續兩獲得云南省高校全面質量管理一等獎。15年來的努力奮斗,終于結出了碩果,為學校下一階段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楚雄師范高等??茖W校時期(1992年7月—2001年5月)
1992年6月27日,由國家教委派出的檢查組,到楚雄師專檢查指導工作。通過全面檢查,對楚雄師專的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工作、學校軟硬件建設等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已達到一類高校水平。同年9月,根據云南省教委云字(92)第079號文件,轉發“國家教委教計(1992)159號文件”,楚雄師專經審核批準,列入全國第二批45所普通高等??茖W校名單,予以公布。學校命名為“楚雄師范高等??茖W?!?。校名從1992年7月9日起正式啟用。至此,學校由原來縣處級師范??茖W校升格為副廳級師范高等??茖W校。成了一所合格的全國一類師專高校。
根據《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精神,1993年10月,提出了第二階段改革發展的奮斗目標。即堅定方向,深化改革,打基礎,要質量,上水平,力爭在兩千年左右,把楚雄師專建成楚雄地區一所綜合性大學。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的辦學目標,計劃分兩步走,第一步在“八五”計劃末,即1995年把學校辦成綜合性的高等??茖W校,在此基礎上,到本世紀末,2000年實現辦綜合性大學的奮斗目標。
1995年,楚雄師范高等??茖W校面向楚雄、大理、保山、麗江、臨滄、曲靖、昭通、德宏、怒江、東川、迪慶等地州錄取新生451人,完成總計劃的98%。其中國家指令性計劃375人,100%完成招生任務,委培生、自費生計劃完成71%,電大楚雄分校招收大專中專7個專業,學員439人。同年秋季,楚雄師專有七個專業(中文、數學、計算機、英語、物理、化學、地理)在楚雄、大理、麗江、臨滄、迪慶等10個地州招收新生350名。1994年秋季,有8個專業(在1993年的基礎上增加了化工專業),招收新生396名。其中有99名分別來自其它9個地州。少數民族學生83人,占招生總數的20.9%。這一年,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有新的提高。新增小學大專學歷“三溝通”教育及英語專升本教育等在籍學員已達1300多人。電大招生穩步發展,電大在籍生已達1518人;面向社會開辦的職稱外語輔導班、計算機應用技術培訓班常年招生;地理系、中文系開辦了自考輔導班,物理系開辦了電工培訓班。全校各類在籍學生達4161人,其中全日制師專學生達1310人,電視師專學員達1228人,電大學員達1623人,金融自考輔導班學員達106人。
1998年楚雄師范高等??茖W校在冊教職工327人,其中專任教師170人。有教授1人,副教授19人,講師55人,學校占地面積162畝,建筑面積40096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354萬元,圖書館藏書22.5萬冊。各類在籍學生達4576人,其中??粕?span lang="EN-US">1466人,電大學生1865人,電視師專學員1245人,與楚雄州人民政府批準2000年學校發展目標已基本實現。。
在改革發展中,楚雄師范高等??茖W校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各種制度。有力地推進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涌現了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1996年學校黨委被省委和州委分別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的稱號;1996年4月學校被省授予統戰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學校政治處于1996年7月被省高校工委和省教委授予云南省高等院校德育先進單位。1996年12月,學校被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為州級文明單位。在云南省高校內部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上,楚雄師專榮獲“云南省高校內部體制改革”評比一等獎。1998年,學校九七級407名非英語專業學生參加了全省??朴⒄Z詞匯競賽和全省大學英語二級考試,均取得好成績。學校有五個專業(中文、數學、物理、化學、地理)共246名學生參加全省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等級考試,及格率為79.68%,在全省12所??茖W校中名列第四名。98年7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楚雄師專學報》由內部刊物正式轉為國內公開發行刊物。納入了全國高校學報類期刊系列。
4、楚雄師范學院時期(2001年5月—2009年6月)
2001年5月11日,國家教育部發出《關于同意建立楚雄師范學院的通知》(教育部教發函[2001]84號),同意建立楚雄師范學院。并通知了有關事項:“一、楚雄師范學院系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由你省領導和管理,學校發展所需經費由你省統籌解決。二、學校以師范教育為主,并可根據地方經濟發展需要,適當發展非師范教育,尤其是??茖哟蔚母叩嚷殬I教育。同時還要承擔中、小學教師的培訓任務。三、學校實行省、州(楚雄州)共建,以省為主的辦學體制。近期本、??平逃⒅?,逐步擴大本科教育。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5000人。四、該?,F有專業結構和增設本科專業,應按我部的有關規定辦理。今年首批設置的本科專業不應超過4個。五、我部將在適當的時候對學校辦學情況進行復查并提出相應評估意見。望你省加強對該校的領導,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學校的總體規劃和建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科研水平和辦學效益,盡快建成合格本科院校,為云南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span>
2001年10月30日,楚雄師范學院成立大會在楚雄州體育館隆重舉行,云南省副省長梁公卿、省高校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楊崇龍、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柳萬東、州委書記丁紹祥為掛牌儀式揭牌,楚雄師范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2002年5月,學校提出“一二三四五”的基本發展思路,即:圍繞以育人為根本任務,推進二次創業,把學校建設成合格的本科院校這個目標;抓住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和理順體制、激活機制兩個關鍵;深化教育教學、內部管理體制和后勤社會化三項改革;建設師資隊伍、專業學科、教學科研現代裝備、新校區四大工程;構建行政決策及行政管理、教學質量效益評價考核管理、對外交流合作的開放辦學管理、學生教育管理、教職工隊伍管理五個規范管理體系,打基礎、調結構、推改革、創環境、提質量、爭名優,把楚雄師范學院建設成為楚雄地區中高級人才培養基地、教育教學改革窗口、學??蒲泄ぷ鼾堫^、信息咨詢服務中心。6月20日,學校召開以“團結干事”為主題的干部教育大會,進一步統一了全院干部職工“二次創業”的思想。6月29日,學校召開一屆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以法定形式確定了今后五年學院的辦學思路。建校四年來,全校上下緊緊圍繞學院的發展目標定位,著力組織實施這個思路,全力推進學院各項事業的發展。
為辦好本科教學工作,學校牢固樹立“教學工作始終是學院的中心工作;本科教學是我校教學工作的主體和基礎;抓好本科教學工作是整體教育質量的重點和關鍵;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工作永恒的主題”這四個意識,積極探索和組織實施本科教學工作。2002年1月,學校召開第一次教學工作會,會議的主題是“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強化本科意識,提高教學質量”,這次會議使全校師生的本科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和提高。學校先后制定了《楚雄師范學院教學管理規程(試行)》、《楚雄師范學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試行)》、《楚雄師范學院主干課程建設暫行規定(試行)》、《楚雄師范學院課程建設規劃(試行)》、《楚雄師范學院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自評實施細則(試行)》、《楚雄師范學院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試行)》、《楚雄師范學院教學委員會章程(試行)》、《楚雄師范學院實驗室工作委員會章程(試行)》、《楚雄師范學院教學督導團簡章(試行)》、《楚雄師范學院??茖I“學年—學分制”實施辦法》、《楚雄師范學院教師教學工作規定(試行)》、《楚雄師范學院學生學籍管理補充規定》、《楚雄師范學院教材管理辦法》、《楚雄師范學院考試管理辦法(試行)》、《楚雄師范學院學生考試守則》、《楚雄師范學院監考教師守則》、《楚雄師范學院考試試卷規范》、《楚雄師范學院考試試卷裝訂操作存檔規范》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初步實現了教學運行的科學化和規范化,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升。
2001年5月,楚雄師院被批準成立后,當年招收4個本科專業學生336人,11個??茖I學生491人,全日制在校生達2198人。2002年招收8個本科專業生900名,11個??茖I學生580名,1個五年制??茖I學生34人,全日制在校生達3016人,當年招生范圍擴大到5個省。2003年招收14個本科專業學生906人,8個??茖I學生482人,1個五年制??茖I學生35人,本科預科77人,全日制在校生達3841人,當年招生范圍擴大到10個省。2004年招收20個本科專業學生1366人,7個??茖I學生268人,2個五年制??茖I學生112人,本科預科101人,全日制在校生達5127人,當年招生范圍擴大到15個省。2007年招收26個專業本科生1066名,全日制在校生達6436名,當年招生范圍擴大到20個省。2008年招收27個專業本科生1901名,全日制在校生達6892名,當年招生范圍擴大到21個省、市、區。
2001年,學校有專任教師29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5人,講師158人,助教49人。經過八年的建設和發展,到2009年6月教職工人數達到671人,專任教師總數達到440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147人,講師234人,助教73人。從學歷結構來看,到2009年6月,有10人具有博士學位,209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數量、素質和結構,都有了顯著提高。
2001年學?!吧尽币院?,按照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堅持教學科研并重,提出了“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支撐”的辦學理念和“依托彝州,科研強校,服務地方,以特色求發展”的科研強校戰略,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創新工作機制,完善科研制度。2002年至2009年6月,全校有7名教師躋身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才行列,有10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地廳級以上政府獎勵,出版專著、教材和參編參著100余部,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文藝作品等24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400余篇,有50多篇科研論文被SCI、 EI或ISTP收錄,產生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建校八年來,全校各類科研課題立項628項次,其中國家級9項,省部級36項,學?;I措及投入科研經費累計達1331萬元,出臺相關科研管理制度21項,科研水平和實力不斷提升。
2002年7月,學校成立后勤社會化改革領導小組,出臺了《楚雄師范學院后勤社會化改革方案》,改革正式啟動。學校要求此次改革必須堅持有利于提高學院后勤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減輕學校和學生負擔,有利于降低后勤服務成本,有利于促進學校的發展的原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組建獨立核算、照章納稅、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后勤服務總公司,達到優化后勤資源配置,提高經營效益的目標。目前,我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已進入第三輪,后勤保障的質量和水平有了極大提高。
建校以來,面對高等教育大眾化、國際化以及教育需求多樣化的大趨勢,學校審時度勢提出了“構建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開放辦學管理體系”的辦學主張。立足新建院校發展實際,堅持把對外開放、對內搞活作為辦學的目標,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大學、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科研機構、企業等的合作與交流。2003年4月,越南教育部高等教育培訓司副司長黎曰勸、高級顧問麥范亭應邀到學院進行考察訪問,達成了招收部分越南留學生的合作意向。從2002年到2009年6月,學校先后聘請外籍教師26人,共接待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越南、新西蘭、法國、泰國等國家的20多批來訪代表團共200余人次,派出131名教師和管理干部出國留學、考察、訪問,先后與新加坡基內提克電腦學院、越南宏德大學和河內第二師范大學、美國諾圣徹大學和西俄克拉荷馬州學院、加拿大里賈納大學、泰國遠東大學、東方大學、博樂大學等簽訂了合作辦學意向協議,2005年首次派出教師赴泰國進行對外漢語教學,2005年、2006年、2007年組織大學生考察團赴美國、泰國交流訪問,展示了學校的形象,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學校對外開放辦學的局面初步打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取得了實質性的效果。
建校以來,學校從新建院校實際出發,牢固樹立“成人教育和全日制教育同等重要的觀念”,實施“兩條腿走路”的辦學策略,拓寬辦學渠道,提高辦學效益。電大教育延續過去的辦學模式,既開展成人高等教育又開展普通高等教育,既開辦高等??茖W歷教育又開辦高等本科學歷教育,同時還開展中等學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辦學效益。
學校成立初期,為適應擴大辦學規模、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改善辦學條件的需要,經州人民政府批準同意征收花果山片區357.4畝土地,用于新校區建設。規劃總建筑面積11.6萬平方米。按省計委對《楚雄師范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云計社會函[2003] 37號),批準新校區擴建項目建筑面積為97600平方米,概算投資21011萬元。2005年底,完成了教學實驗綜合樓、學生食堂、行政辦公樓和三幢學生公寓等項目合計6.56萬平方米,占批準總建筑面積的67.2%。新校區建設項目的完成,使學校校舍面積從2002年的106696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173744平方米,增加了62.8%。綠化面積從2002年的88900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138900平方米,增加了56.2%。
學校新老校區圖書館總建筑面積為18297平方米,已超過《標準》每生2.6平方米的規定。2001—2008年,學校共投入購書經費788.9萬元,平均每年保持在98.6萬元以上。截止2008年12月底,我校藏書累計達703426冊(紙質圖書,含系級資料室33426冊),總值達11515836.19元,生均藏書100.49冊,達到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生均藏書100冊的要求。截止2008年12月底,共有數字電子圖書362160種(生均有51.74種),有中文數據庫5個,涵蓋中文電子期刊8000種,可免費獲得檢索、使用外文數據庫5個。數字資源擁有量大幅度增加,基本能滿足師生教學、科研需求,也基本達到教育部、省教育廳、高校圖工委評估指標的要求。
2002年10月,由國家計委安排國債資金400萬元實施的“西部大學校園網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項目”,2004年西部大學校園網骨干工程項目基本完成。同年學校撥出110余萬元???,結合新校區土建工程,進行了東校區計算機網絡建設,2002年—2005年,建成了楚雄師范學院網站(http://www.srivo.com.cn)建成了網上圖書館,使學院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上了新的臺階。
從2002年至2008年間,學校每年平均投入300多萬元資金,用于改善教學儀器裝備條件,逐步使老化落后的設備得到更新和補充,到2009年6月,我校教學儀器裝備總值達到4318萬元,較好地滿足了教學科研發展的需要。
建校以來,學校先后榮獲“云南省文明學?!?、“云南省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云南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云南省高校先進圖書館”等20余項榮譽稱號,受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和省教育廳的表彰獎勵。特別可喜的是,我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進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進行列,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2017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